呼和浩特面积是17200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市,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和1个旗,总面积1.72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55.11万,城镇人口283.39万人,城镇化率为79.80%。呼和浩特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市规模: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市是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通称为呼市,旧称归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建城历史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1572年(明朝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明朝“通贡互市”建立友好关系,并在这里修建城池,命名为“归化”,蒙古族人民称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成为现代呼和浩特市的雏形。 1954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知名景点
1、大召寺
大召寺,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是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2、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3、内蒙古赛马场
内蒙古赛马场是目前亚洲规模较大的赛马场,并且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主要赛场之一。赛马场东西长750米,南北长405米,跑道呈椭圆形,宽18米,周长2000米,整个赛马场外可供10万人观看比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蒙语为青色的城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小召(席力图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
并且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临近可观赏哈素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
内蒙古美食:
1、烤全羊
内蒙古当地的一道特色菜,但当地并没有每天都吃。其在内蒙古是一道郑重的美食,只有在重要的节日和有重要的客人时才会做。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去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
2、手把羊肉
是最常见的待客美食,也是内蒙古的传统美食。羊肉切大块,扔进清水里煮,不过多时,手把羊肉就能上桌。清水煮,蘸盐吃。
3、风干牛肉
内蒙古的风干牛肉是内蒙古特产,据说是成吉思汗的行军粮。腌制后的黄牛肉,自然风干成牛肉干,吃起来却鲜韧带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市有几个区
1. 呼市的基本情况
呼市,即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交通枢纽地区,也是蒙古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市不断扩大其行政区域,现在呼市下辖九个区。
2. 呼市的区划情况
呼市下辖的九个区分别是: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其中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市区,其他五个区是呼市的郊区和县级行政单位。
3. 呼市区划变迁的历史
呼市的区划变迁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呼市成立,辖区包括现今的新城区、回民区和玉泉区。十多年后,呼市在市区的基础上成立了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五个县级行政区,形成现在的九个区的行政区划架构。
4. 呼市各区的特点
呼市的各个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特点。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呼市的市区,也是呼市最繁华的地区。新城区是呼市的中心商务区,回民区则是呼市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区域,玉泉区是呼市的中心教育区,赛罕区则是呼市新兴城区,旅游资源丰富。而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则是呼市的郊区和传统的牧区,这些地区都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
5. 呼市各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呼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区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呼市的经济中心,主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则主要发展畜牧业和农业。而武川县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发展出了包括煤炭、石油、金属冶炼等多元化产业。
6. 呼市区划对生活的影响
呼市的行政区划对于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的医疗、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更加丰富;而郊区和县级行政单位则更适合休闲度假和感受草原风情。
7. 呼市区划的未来发展
呼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行政区划,以适应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未来,呼市还将继续完善各个区域的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实现各区协同发展,共享城市资源。
8. 总结
呼市下辖九个区,各个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和发展压力。呼市将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区划,实现城市协同发展和共享资源,为呼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呼和浩特面积是17200平方公里。
呼和浩特市,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和1个旗,总面积1.72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呼和浩特市常住人口355.11万,城镇人口283.39万人,城镇化率为79.80%。呼和浩特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市规模: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市是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和浩特通称为呼市,旧称归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建城历史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1572年(明朝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明朝“通贡互市”建立友好关系,并在这里修建城池,命名为“归化”,蒙古族人民称为“库库和屯”(呼和浩特),成为现代呼和浩特市的雏形。 1954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知名景点
1、大召寺
大召寺,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是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2、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筑史,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3、内蒙古赛马场
内蒙古赛马场是目前亚洲规模较大的赛马场,并且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主要赛场之一。赛马场东西长750米,南北长405米,跑道呈椭圆形,宽18米,周长2000米,整个赛马场外可供10万人观看比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蒙语为青色的城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小召(席力图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
并且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临近可观赏哈素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
内蒙古美食:
1、烤全羊
内蒙古当地的一道特色菜,但当地并没有每天都吃。其在内蒙古是一道郑重的美食,只有在重要的节日和有重要的客人时才会做。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去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
2、手把羊肉
是最常见的待客美食,也是内蒙古的传统美食。羊肉切大块,扔进清水里煮,不过多时,手把羊肉就能上桌。清水煮,蘸盐吃。
3、风干牛肉
内蒙古的风干牛肉是内蒙古特产,据说是成吉思汗的行军粮。腌制后的黄牛肉,自然风干成牛肉干,吃起来却鲜韧带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呼和浩特市
呼市有几个区
1. 呼市的基本情况
呼市,即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交通枢纽地区,也是蒙古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市不断扩大其行政区域,现在呼市下辖九个区。
2. 呼市的区划情况
呼市下辖的九个区分别是: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其中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市区,其他五个区是呼市的郊区和县级行政单位。
3. 呼市区划变迁的历史
呼市的区划变迁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呼市成立,辖区包括现今的新城区、回民区和玉泉区。十多年后,呼市在市区的基础上成立了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五个县级行政区,形成现在的九个区的行政区划架构。
4. 呼市各区的特点
呼市的各个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特点。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呼市的市区,也是呼市最繁华的地区。新城区是呼市的中心商务区,回民区则是呼市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区域,玉泉区是呼市的中心教育区,赛罕区则是呼市新兴城区,旅游资源丰富。而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则是呼市的郊区和传统的牧区,这些地区都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
5. 呼市各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呼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区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是呼市的经济中心,主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和清水河县则主要发展畜牧业和农业。而武川县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发展出了包括煤炭、石油、金属冶炼等多元化产业。
6. 呼市区划对生活的影响
呼市的行政区划对于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的医疗、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更加丰富;而郊区和县级行政单位则更适合休闲度假和感受草原风情。
7. 呼市区划的未来发展
呼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行政区划,以适应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未来,呼市还将继续完善各个区域的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实现各区协同发展,共享城市资源。
8. 总结
呼市下辖九个区,各个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和发展压力。呼市将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区划,实现城市协同发展和共享资源,为呼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