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是一个历史年代非常悠久的城镇,带有浓郁的巴蜀文明风情,这里的人生活淳朴,性格温和,世世代代在此处休养生息,街道上的人间烟火气非常浓,适合度假休闲和娱乐。
屏锦镇,位于梁平区西南部,距离梁平城区27公里,以山水如屏,形色似锦而取名屏锦镇,说起屏锦镇印象最深的是屏锦镇的竹林,烟花炮竹还有木板年画。
屏锦镇木板年画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此番能够前来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老牌场镇,目睹一番屏锦镇的风采感到很荣幸。
屏锦镇始建于1513年,始称屏锦铺,后更名红石梁,清代康熙年间(1672年),更名兴平市,开市设铺,建国前曾有梁平第一场之称,深厚的历史背景,600多年的文化底蕴,注定了屏锦镇的不平凡。
跟川渝一带的很多地方都一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黄桷树的身影,黄桷树就是当地民间的幸运树。
休闲广场上的老年人,围在一起吹夸夸,不知是内心的妒忌还是真实的羡慕,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竟然有点酸溜溜的,好想着自己未来到达这个岁数的时候,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一伙人在一起吹夸夸。
环卫工正忙着清洗垃圾桶,不知关注我的网友有没有注意过,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当地的环卫工人一个照面,不为别的,就是感觉环卫工人很辛苦,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此时的我们还在床上睡大觉,而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忙碌,下午逛街时还看见他们在忙碌,尽管中间有空隙休息,但是这没有规律的休息对身体的挑战性很大,这么辛苦的一个群体,不值得关注吗?
很巧的是来到屏锦镇正好是赶场天,对于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来说,那可是心里乐开花,但不巧的是当天有点雨,出门赶场的人不是很多,给赶场降低不少气氛,没能体验到赶场这等浓重的文化气氛确实感到有些可惜。
猪肉近段时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现在连续报道猪肉降价,始终没有降到10元时代,多么想念10元时代的猪肉,那时候可真是肥啊瘦啊的挑着吃,现在不要说肥肉,连猪肉的腥味都难闻到,猪肉何时能够回归到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时代,真的很久没有敞开肚子,好好的吃一回猪肉了。
自产自销的青菜很受欢迎,平时有时间下厨的时候也会到菜市场卖青菜,每次卖青菜都会买这些自产自销的青菜,感觉这些地摊青菜才是纯粹的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买的时候舒心,吃得更放心。
竹林之乡的屏锦镇,盛产竹笋那是没得话说,超爱吃竹笋,特别是腌酸后的竹笋更好吃,酸笋爆炒瘦肉,酸笋爆炒牛肉,香到嗅觉系统瘫痪,吃到肚子给撑爆,老家南宁有名的老友粉,主要配料就是酸笋,老友粉在南宁的地位相当于在重庆的小面一样重要,自从来到重庆生活后,多年没有吃到老友粉,很怀念老友粉的味道。
大哥一箩筐的竹笋,不知今天的收获如何,但愿大哥生意兴隆,发财多多吧。
大姐忙着杀黄鳝,经常买黄鳝,重庆城区的黄鳝在40到50元之间,不知这边的黄鳝价格如何,黄鳝富有营养,很多人都说吃黄鳝多了营养过剩会流鼻血,自己经常吃没流过鼻血,不知大伙有没有吃黄鳝太多流过鼻血的。
闻到酸辣的东西就会流口水,不知是嘴巴不争气还是酸辣味太刺激,把嘴巴里的口水给引诱出来了,老家广西都有吃稀饭的习惯,酸辣下稀饭稍微不控制,肚子都可能被稀饭给撑爆,酸辣更诱人啊。
烤包很受欢迎,以前经常拿烤包当饭吃,那是以前上班忙碌的时候,没有时间上馆子,更没有时间下厨,烤包这等简单又方便的美食成为主餐的替代品,烤包还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做西点,听说是洋人发明的糕点,引进国内后都称西点,烤包是当地的俗名,听起来有点土,但很接地气。
老人们坐在公路旁,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能够坐在路边,翘着二郎腿看这个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锅炉频繁的车辆,想必他们是非等闲之辈,人家享受老年人天伦之乐时,我们还在努力奋斗,不知道自己到达这个岁数的时候,能不能跟他们一样悠闲,还真是个未知数。
赶场不仅菜市场最热闹,茶馆麻将馆更是热闹,赶场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再戳一戳麻将,打打桥牌,这就是民间赶场文化的一个主要成分,不过茶馆麻将馆里面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确实有些奇怪,青壮年的人群几乎都看不到,没青年人的群体里,真的缺乏很多的活力和气氛。
赶场累了,坐下来吃一碗小面,那也是赶场的一种乐趣,很喜欢到郊外的乡镇赶场,能吃到民间各色的美食,更能够看到生平未见过的民间美味,而午饭大多都是吃小面,吃豆花饭。小面最喜欢吃的是肥肠面,肥肠面散发出来的香味真的无法抵挡。
雨中的街道整洁干净,路面油亮而反光,看起来很舒服,走起来特别的舒适,还好是雨天,6月份的不下雨就是大太阳,想想6月份的重庆那是什么样的天气,酷暑天的6月份,要是在街上还能看到人行走,只能说那个人的抗暑能力超级的强,怎么晒都不会中暑,不过暴晒不中暑的人很少见。
万年村,不知道是不是万年村,自己读书少,认字也没几个,如果念的不对敬请大伙谅解,有时候看到潦草的字体不懂得念,感觉挺失败的。
屏山街,屏锦到平桥连接起来的一条街,对这条街印象很深,因为老家有个地方叫做屏山乡,看到屏山这两个字就感到很亲切,六月的天,看到大爷还穿两件衣服外戴帽子,看来今年的夏天不算是太热,今年的重庆可能暂时告别火炉城了。
开元化工,繁盛一时的大工厂,现在已经停产,连办公楼和宿舍楼都接近荒凉,不仅是这里,其实很多地方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多工厂都停产甚至破产,当中的缘由很多种,有些事改制的,有些事厂区搬迁的,有些事破产的,有些事转让的,不管hi什么原因而停产,看到这些闲置的厂房和楼房,内心也挺酸的。
七桥菜市场,没有看到菜市场买卖而热闹起来的场面,而是一群人打桥牌打麻将而热闹,不知是羡慕还是妒忌,看到他们玩得这么开心,这么的悠闲自得,内心感到挺酸的,不知道自己还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安安心心的享受着晚年生活,无奈呀。
转载自:黄北平
梁平到屏锦有24
4公里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梁平到屏锦无公交地铁大巴火车,只能通过驾车方式,全称24
4公里,耗时36分钟,途径竹海大道、上聂线,经过7个红绿灯
屏锦指屏锦镇,屏锦镇隶属于重庆市梁平区(原梁平县),位于区境西南部,地处国道318线和省道渝巫路交汇处
屏锦镇隶属于重庆市梁平县,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国道318线和省道渝巫路交汇处,距渝万高速公路10千米、达万铁路梁平站30千米,距县城27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7°33′,北纬30°37′。民国初置屏锦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屏山乡,1982年建屏锦镇。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七间桥。面积102.11平方千米。2014年,境内居住11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8万人。1屏锦镇先后被重庆市命名为“笋竹之乡”、“烟花爆竹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传承基地”2,被列为市级中心镇、经济百强镇、商贸中心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进行重点培育。132014年,屏锦镇地区生产总值8246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
梁平具有以下中学:
1、重庆市梁平中学:重庆市梁平中学建校于1907年,学校以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及励志、博习、求实、创新的校训远近闻名,是重庆市重点中学;
2、梁山镇红旗中学:重庆市梁平县红旗中学,简称红中,位于梁平县梁山镇人民南路南华路一百号,是重庆市重点中学;
3、梁山镇职教中心:梁平职业教育中心,简称梁平职教中心或职教中心,位于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育英街,前身是梁平县梁山职业高级中学,其建校于1955年;
4、梁山镇梁平一中:重庆市梁平县第一中学,简称梁平一中,位于梁平县梁山镇人民南路南园巷与梁平县红旗中学隔街相望;
5、屏锦镇屏锦中学:屏锦中学位于重庆市梁平县西南的屏锦镇兴平街,于1919年建校,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
重庆双桂堂、梁平滑石古寨景区、小峨眉山、竹丰天池、梁平观音洞等。
1、重庆双桂堂:是全国重点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渝宜高速公路5公里处,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距万州68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点和佛教圣地。
2、梁平滑石古寨景区:距梁平县城9公里,与双桂堂遥遥相望,是古寨文化旅游景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川东北白莲教义军在梁平县(史称梁山县)活动达7年之久,数万义军曾数度攻占梁平大部。
3、小峨眉山:虎城东边的小峨眉山,背靠百里竹海,面对虎城猫儿寨。山上竹树葱茏、山下溪流淙淙,在群山之中尤显挺拔俊逸、清幽灵秀。有的说它山形秀丽如美女之眉。
4、竹丰天池:位于重庆梁平风光秀丽的观音竹海旅游景区之中,像一块碧玉镶嵌在清幽寂静的山乡里。湖的四周山峦叠嶂,树木葱郁,翠竹亭亭玉立。
5、梁平观音洞:地跨重庆市重点中心城镇——屏锦镇等三个镇,距县城36公里,318国道横贯其间,与渝万高速公路擦肩而过,离重庆、万州车程分别为90分钟和30分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梁平
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是一个历史年代非常悠久的城镇,带有浓郁的巴蜀文明风情,这里的人生活淳朴,性格温和,世世代代在此处休养生息,街道上的人间烟火气非常浓,适合度假休闲和娱乐。
屏锦镇,位于梁平区西南部,距离梁平城区27公里,以山水如屏,形色似锦而取名屏锦镇,说起屏锦镇印象最深的是屏锦镇的竹林,烟花炮竹还有木板年画。
屏锦镇木板年画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此番能够前来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老牌场镇,目睹一番屏锦镇的风采感到很荣幸。
屏锦镇始建于1513年,始称屏锦铺,后更名红石梁,清代康熙年间(1672年),更名兴平市,开市设铺,建国前曾有梁平第一场之称,深厚的历史背景,600多年的文化底蕴,注定了屏锦镇的不平凡。
跟川渝一带的很多地方都一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黄桷树的身影,黄桷树就是当地民间的幸运树。
休闲广场上的老年人,围在一起吹夸夸,不知是内心的妒忌还是真实的羡慕,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竟然有点酸溜溜的,好想着自己未来到达这个岁数的时候,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一伙人在一起吹夸夸。
环卫工正忙着清洗垃圾桶,不知关注我的网友有没有注意过,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当地的环卫工人一个照面,不为别的,就是感觉环卫工人很辛苦,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此时的我们还在床上睡大觉,而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忙碌,下午逛街时还看见他们在忙碌,尽管中间有空隙休息,但是这没有规律的休息对身体的挑战性很大,这么辛苦的一个群体,不值得关注吗?
很巧的是来到屏锦镇正好是赶场天,对于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来说,那可是心里乐开花,但不巧的是当天有点雨,出门赶场的人不是很多,给赶场降低不少气氛,没能体验到赶场这等浓重的文化气氛确实感到有些可惜。
猪肉近段时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现在连续报道猪肉降价,始终没有降到10元时代,多么想念10元时代的猪肉,那时候可真是肥啊瘦啊的挑着吃,现在不要说肥肉,连猪肉的腥味都难闻到,猪肉何时能够回归到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时代,真的很久没有敞开肚子,好好的吃一回猪肉了。
自产自销的青菜很受欢迎,平时有时间下厨的时候也会到菜市场卖青菜,每次卖青菜都会买这些自产自销的青菜,感觉这些地摊青菜才是纯粹的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买的时候舒心,吃得更放心。
竹林之乡的屏锦镇,盛产竹笋那是没得话说,超爱吃竹笋,特别是腌酸后的竹笋更好吃,酸笋爆炒瘦肉,酸笋爆炒牛肉,香到嗅觉系统瘫痪,吃到肚子给撑爆,老家南宁有名的老友粉,主要配料就是酸笋,老友粉在南宁的地位相当于在重庆的小面一样重要,自从来到重庆生活后,多年没有吃到老友粉,很怀念老友粉的味道。
大哥一箩筐的竹笋,不知今天的收获如何,但愿大哥生意兴隆,发财多多吧。
大姐忙着杀黄鳝,经常买黄鳝,重庆城区的黄鳝在40到50元之间,不知这边的黄鳝价格如何,黄鳝富有营养,很多人都说吃黄鳝多了营养过剩会流鼻血,自己经常吃没流过鼻血,不知大伙有没有吃黄鳝太多流过鼻血的。
闻到酸辣的东西就会流口水,不知是嘴巴不争气还是酸辣味太刺激,把嘴巴里的口水给引诱出来了,老家广西都有吃稀饭的习惯,酸辣下稀饭稍微不控制,肚子都可能被稀饭给撑爆,酸辣更诱人啊。
烤包很受欢迎,以前经常拿烤包当饭吃,那是以前上班忙碌的时候,没有时间上馆子,更没有时间下厨,烤包这等简单又方便的美食成为主餐的替代品,烤包还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做西点,听说是洋人发明的糕点,引进国内后都称西点,烤包是当地的俗名,听起来有点土,但很接地气。
老人们坐在公路旁,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能够坐在路边,翘着二郎腿看这个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锅炉频繁的车辆,想必他们是非等闲之辈,人家享受老年人天伦之乐时,我们还在努力奋斗,不知道自己到达这个岁数的时候,能不能跟他们一样悠闲,还真是个未知数。
赶场不仅菜市场最热闹,茶馆麻将馆更是热闹,赶场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再戳一戳麻将,打打桥牌,这就是民间赶场文化的一个主要成分,不过茶馆麻将馆里面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确实有些奇怪,青壮年的人群几乎都看不到,没青年人的群体里,真的缺乏很多的活力和气氛。
赶场累了,坐下来吃一碗小面,那也是赶场的一种乐趣,很喜欢到郊外的乡镇赶场,能吃到民间各色的美食,更能够看到生平未见过的民间美味,而午饭大多都是吃小面,吃豆花饭。小面最喜欢吃的是肥肠面,肥肠面散发出来的香味真的无法抵挡。
雨中的街道整洁干净,路面油亮而反光,看起来很舒服,走起来特别的舒适,还好是雨天,6月份的不下雨就是大太阳,想想6月份的重庆那是什么样的天气,酷暑天的6月份,要是在街上还能看到人行走,只能说那个人的抗暑能力超级的强,怎么晒都不会中暑,不过暴晒不中暑的人很少见。
万年村,不知道是不是万年村,自己读书少,认字也没几个,如果念的不对敬请大伙谅解,有时候看到潦草的字体不懂得念,感觉挺失败的。
屏山街,屏锦到平桥连接起来的一条街,对这条街印象很深,因为老家有个地方叫做屏山乡,看到屏山这两个字就感到很亲切,六月的天,看到大爷还穿两件衣服外戴帽子,看来今年的夏天不算是太热,今年的重庆可能暂时告别火炉城了。
开元化工,繁盛一时的大工厂,现在已经停产,连办公楼和宿舍楼都接近荒凉,不仅是这里,其实很多地方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多工厂都停产甚至破产,当中的缘由很多种,有些事改制的,有些事厂区搬迁的,有些事破产的,有些事转让的,不管hi什么原因而停产,看到这些闲置的厂房和楼房,内心也挺酸的。
七桥菜市场,没有看到菜市场买卖而热闹起来的场面,而是一群人打桥牌打麻将而热闹,不知是羡慕还是妒忌,看到他们玩得这么开心,这么的悠闲自得,内心感到挺酸的,不知道自己还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安安心心的享受着晚年生活,无奈呀。
转载自:黄北平
梁平到屏锦有24
4公里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梁平到屏锦无公交地铁大巴火车,只能通过驾车方式,全称24
4公里,耗时36分钟,途径竹海大道、上聂线,经过7个红绿灯
屏锦指屏锦镇,屏锦镇隶属于重庆市梁平区(原梁平县),位于区境西南部,地处国道318线和省道渝巫路交汇处
屏锦镇隶属于重庆市梁平县,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国道318线和省道渝巫路交汇处,距渝万高速公路10千米、达万铁路梁平站30千米,距县城27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7°33′,北纬30°37′。民国初置屏锦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屏山乡,1982年建屏锦镇。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七间桥。面积102.11平方千米。2014年,境内居住11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8万人。1屏锦镇先后被重庆市命名为“笋竹之乡”、“烟花爆竹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传承基地”2,被列为市级中心镇、经济百强镇、商贸中心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进行重点培育。132014年,屏锦镇地区生产总值8246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
梁平具有以下中学:
1、重庆市梁平中学:重庆市梁平中学建校于1907年,学校以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及励志、博习、求实、创新的校训远近闻名,是重庆市重点中学;
2、梁山镇红旗中学:重庆市梁平县红旗中学,简称红中,位于梁平县梁山镇人民南路南华路一百号,是重庆市重点中学;
3、梁山镇职教中心:梁平职业教育中心,简称梁平职教中心或职教中心,位于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育英街,前身是梁平县梁山职业高级中学,其建校于1955年;
4、梁山镇梁平一中:重庆市梁平县第一中学,简称梁平一中,位于梁平县梁山镇人民南路南园巷与梁平县红旗中学隔街相望;
5、屏锦镇屏锦中学:屏锦中学位于重庆市梁平县西南的屏锦镇兴平街,于1919年建校,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
重庆双桂堂、梁平滑石古寨景区、小峨眉山、竹丰天池、梁平观音洞等。
1、重庆双桂堂:是全国重点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渝宜高速公路5公里处,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距万州68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点和佛教圣地。
2、梁平滑石古寨景区:距梁平县城9公里,与双桂堂遥遥相望,是古寨文化旅游景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川东北白莲教义军在梁平县(史称梁山县)活动达7年之久,数万义军曾数度攻占梁平大部。
3、小峨眉山:虎城东边的小峨眉山,背靠百里竹海,面对虎城猫儿寨。山上竹树葱茏、山下溪流淙淙,在群山之中尤显挺拔俊逸、清幽灵秀。有的说它山形秀丽如美女之眉。
4、竹丰天池:位于重庆梁平风光秀丽的观音竹海旅游景区之中,像一块碧玉镶嵌在清幽寂静的山乡里。湖的四周山峦叠嶂,树木葱郁,翠竹亭亭玉立。
5、梁平观音洞:地跨重庆市重点中心城镇——屏锦镇等三个镇,距县城36公里,318国道横贯其间,与渝万高速公路擦肩而过,离重庆、万州车程分别为90分钟和30分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梁平